- Oct 08 Thu 2015 08:49
兩周近視狂飆200度! 小心視差大變弱視
- Oct 08 Thu 2015 05:59
2015年10月7日 上午2:12孩子健康 近9成父母網搜答案
根據親子天下調查發現,台灣有三分之一的父母常處在高度焦慮孩子的狀況;當孩子有健康疑慮,近九成父母會上網找答案。有鑑於,新世代父母越來越年輕化,但網路資料良莠不齊,錯誤訊息以訛傳訛深植人心,親子天下與長庚兒童醫療團隊合作,推出了「請問醫生」平台。由長庚兒童醫學中心橫跨二十一科、近百位醫學菁英連手,從新生兒到青少年發展階段,線上提供家有零至十八歲孩子全方位的健康醫療知識,網友在平台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,都將由長庚兒童醫學中心醫師團隊親自回答。
調查發現,當遇到孩子教養問題時,高達九十九%的家長會參考網路建議及做法,僅一%的家長不接受網路訊息,顯見網路的健康及教養文章,已成為現代父母極重要的主流參考依據。
會選擇上網找健康資訊的家長,大多對於網路訊息持正向態度,約九成家長認為這些資料有幫助,愈年輕的父母愈依靠網路。再進一步分析上網父母的年齡,父母資歷五年以下的家長對於網路訊息評價高,約九成以上認為有幫助;父母資歷五年以上家長,也有八成以上認為網路資訊有幫助。
- Oct 08 Thu 2015 03:09
2015年10月7日 上午5:50隆鼻變膿鼻 女珠寶商獲賠133萬
吳姓女珠寶商隆鼻後,鼻子歪斜且紅腫流膿,醫師換了新材料,狀況依舊;吳女最後手術取出墊鼻醫材,提告求償。台北地院審理認為,王第一次放置假鼻骨時即錯位導致感染,感染未解決下又放入新的假鼻骨,並於手術五個月後才引流,又沒有化驗引流物是否有細菌,醫療疏失明確,判王賠償吳女一百卅三萬元,但可上訴。
吳女說,她二○○五年找王姓醫師整鼻子,二○一○年六月想再雕琢又找王;王建議用新式醫材墊鼻子,使用後美觀、仿真,效果良好。吳女手術後,鼻子常有分泌物流出,她多次回診,王都只開抗生素;她去教學醫院掛號,其他醫生懷疑已感染,王還是堅持沒有。
吳女後來到大醫院將假鼻梁取出,並認為王誤診,提告求償。她說工作時需與客戶近距離接觸解說珠寶產品,所以儀態十分要求,隆鼻失敗讓她無法工作、身心更痛苦,因此求償精神慰撫金共二百多萬元。
- Oct 08 Thu 2015 00:14
化學藥劑危害 新增3項職業病
- Oct 07 Wed 2015 19:49
軍方助台南防登革熱 (圖).
- Oct 07 Wed 2015 17:00
台南癌友 疑輸血染登革熱
- Oct 07 Wed 2015 14:11
喝水喝對方法 便祕的特效藥
引起便祕的原因之一是水分不足。人體一半以上是水。每天攝取水分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任務。話雖如此,水分攝取過量也不行。水分囤積在體內的狀態,中醫稱為「水毒」。就像穿著濕透的衣服,身體會變冷、體溫消散,水分囤積在體內,身體會變寒,代謝降低。
喝水喝對方法 就是便祕的特效藥!
就算是水,給太多(囤積過量)也會危害身體。反之,因為害怕水毒而過度控制水分的攝取,也可能引發脫水症狀,甚至危及性命。因此,理想的水分攝取量是1.5~2公升。不過,重點不在於遵守這個量,而是以這個量為基準,找出適合自己的量。
- Oct 07 Wed 2015 11:22
是癬不是溼疹 勿再自行用藥
【台灣醒報記者江育瑩台北報導】溼疹又發作,別再自行擦藥,趕緊去看皮膚科!書田診所鄭惠文醫師表示,溼疹用的外用類固醇藥膏不要自行使用,否則導致「偽裝癬(tinea incognito)」。另外,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受訪時亦指出,預防性擦藥是民眾一大錯誤觀念。
許多民眾以為溼疹復發,自行塗抹藥膏即可,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,這個初看像溼疹的症狀,其實是因為患者本身有黴菌感染如足癬,或處於多黴菌的潮濕環境下,又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,而導致的「偽裝癬」。
對於偽裝癬的患者,醫師通常會給予一般外用藥膏,但若發炎腫脹嚴重的話,還會給予口服的抗黴菌藥物治療。鄭惠文醫師提醒,「外用類固醇藥膏是發炎性使用的」,會使皮膚對黴菌的抵抗力降低,也會導致黴菌感染範圍擴大而更嚴重。
- Oct 07 Wed 2015 08:33
骨本存得夠不夠?「50歲」見真章
(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/綜合報導)如何抵擋化骨綿掌?「骨質疏鬆症」已成為全球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重要流行病,且嚴重骨折可能導致死亡。據國內的健康管理機構數據顯示,在59,313人中,發生骨質疏鬆的比例,男性有0.36%,女性卻有1.45%,比例足足為男性的4倍。進一步分析發現,骨質密度異常所佔之比例,隨年齡增加有明顯上升的趨勢,顯示「50歲」是關鍵,自此以後開始急遽流失。
整體而言,每100人當中會有1名罹患骨質疏鬆,每10個人中就有1位是骨質疏鬆的高風險族群。從數據分析顯示,「50歲」是關卡,自此以後骨質密度開始快速流失。50至59歲發生骨質密度異常的比例為18.84%,已是40至49歲的2.6倍,到了70~79歲更遽增至6.6倍,將近一半的人要面臨骨鬆的風險及其帶來的骨折危機。
更年期雌二醇降低 啟動「骨鬆人生」
- Oct 07 Wed 2015 05:45
台東登革熱防疫疑破功(1) (圖).